【20条石油化工行业深度简报】2025年8-9月中国石油化工行
2025-09-151. 国际资本加速布局中国石化领域
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与万华化学达成战略合作,向万华化学旗下烟台石化公司注资6.38亿美元,获得25%股权。这项投资将显著提升万华石化业务的原料供应安全性,帮助其分散运营风险。同时,万华化学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北欧化工等国际巨头签署合作协议,计划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对福建福州160万吨/年特种聚烯烃一体化设施进行可行性研究,该项目预计将推动中国高端聚烯烃产业的发展。
2. 恒力石化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4%
恒力石化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8.87亿元,同比下降7.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0亿元,同比下降24.08%。尽管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炼化产品、PTA、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53%、1.64%、8.64%,但受市场价格下行影响,产品平均售价同比分别下降5.61%、19.41%、14.17%,呈现明显的量增价跌特征。
3.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项目开工
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71.5亿元建设的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于8月正式开工。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煤气化和烯烃合成技术,建成后将使国能包头煤化工的甲醇产能提升至380万吨/年,聚烯烃产能提升至135万吨/年,年转化煤炭量达到780万吨。项目还将配套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设施,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4. 万华化学TDI二期装置投产
万华化学福建工业园新建的36万吨/年TDI二期装置于8月建成投产,并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该装置的投产使万华化学全球TDI产能达到147万吨,稳居世界首位。同时,公司现有380万吨/年MDI产能,万华福建MDI将技改扩能新增70万吨/年,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聚氨酯行业的领先地位。
5. TDI出口大幅增长74.9%
2025年1-7月,我国TDI产业出口端持续爆发,累计出口量达30.77万吨,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74.9%。与此同时,进口量呈现急剧下降态势,1-7月进口量仅1340吨,同比大幅下降89.3%。这一变化显示国内TDI产业自给能力显著增强,中国正从TDI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在全球TDI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6. 五部门启动老旧装置摸底评估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的通知》,明确对石化行业主体设备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生产装置进行全面评估。这项工作旨在排查安全隐患,推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改造,预计将影响全国范围内数百套石化装置的去留和改造决策。
7. 独山子石化乙烯项目全面开工
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30万吨/年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于9月初正式开工建设。该装置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产品主要用于高端薄膜、注塑等领域。至此,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所有主装置已全部进入建设阶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8. 伊士曼与华峰化学战略合作
美国伊士曼化工公司与华峰化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专注于Naia™醋酯纤维素长丝纱线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和研发。合作将充分利用华峰化学的生产能力和伊士曼的创新技术,满足中国和亚太地区市场对创新可持续纺织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纺织行业绿色转型。
9. 中核钛白上半年净利下滑15%
2025年上半年,中核钛白实现营业总收入37.70亿元,同比增长19.6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亿元,同比下滑14.8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去年同期的-9933.52万元提升至本期的4.65亿元,同比增长568.04%,显示公司运营质量有所提升。
10. 日本三大化工企业组建联盟
旭化成、三井化学与三菱化学三大日本化工巨头共同设立Setouchi Ethylene LLP合伙企业,重点推进三家公司在日本西部共有的两座乙烯生产设施的绿色化转型研究。合作内容包括开发低碳排放技术、探索循环经济解决方案以及研究装置电气化改造路径,旨在应对日本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11. 广西石化120万吨乙烯装置完成水联运
广西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8月下旬圆满完成水联运工作。水联运是对装置设备、管道、仪表等系统进行全面检验的重要环节,其顺利完成标志着装置已具备投料开车条件,为后续正式投产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该装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广西石化的乙烯自给能力。
12. 吉林石化新建乙烯装置开车成功
吉林石化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9月中旬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乙烯产品。该装置采用国际先进的裂解技术,能耗物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装置的投产使吉林石化乙烯总产能突破200万吨/年,极大增强了公司在东北地区的市场竞争力。
13. 印度延长TDI反倾销税
印度商工部决定延长对从欧盟和沙特阿拉伯进口的TDI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这项保护性关税最初于2019年开征,现在将至少持续到2026年3月1日。关税税率为欧盟来源产品每吨168.7美元,沙特来源产品每吨129.7美元,旨在保护印度本土TDI产业免受低价进口产品的冲击。
14. 化工品价格走势分化
8月份化工品市场呈现明显分化走势。部分烯烃产品受需求端强势影响,价格价差明显走强。其中EVA光伏料因光伏需求维持强势,价格持续上行,价差明显走阔。根据瑞银报告,8月份TDI均价环比上涨13%,mMDI环比上涨7%,制冷剂R32环比上涨7%,钛白粉厂商也纷纷提价。
15. 国务院调整对美加征关税措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在90天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这一政策调整涉及多个石化化工产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原料,以及有机化工原料等,有助于降低下游企业进口成本。
16. 茂金属聚乙烯应用拓展
国内制药企业开始采用国产茂金属聚乙烯材料用于药品包装,兰州石化相应扩大了茂金属聚乙烯系列产品产能。同时,镇海炼化成功开发出高性能发泡聚丙烯材料,该材料具有轻质、隔热、缓冲性能好等特点,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防护等领域。
17. 科莱恩沧州工厂新生产线投产
科莱恩与北京天罡助剂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成功完成其位于中国沧州工厂的第二条S-EED生产线化学调试。新生产线主要生产多功能稳定剂Nylostab S-EED,年产能5000吨,将满足亚太地区塑料加工行业对高性能稳定剂不断增长的需求。
18.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方案出台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00GW以上。方案重点推动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器等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为化工行业能源管理提供新解决方案。
19. 泰国发布汞禁令
泰国工业部发布公告,禁止在氯碱生产、乙醛生产、氯乙烯单体生产等五大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汞及汞化合物。禁令给予现有企业24个月过渡期进行技术改造,预计将影响泰国多家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选择,推动无汞催化技术的应用。
20.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
2025年8月至9月,国际原油市场呈现震荡下行走势,布伦特原油周均价环比下降1.77%至66.47美元/桶。OPEC+决定放缓增产步伐,同时美国可能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加上以色列袭击卡桑和俄乌冲突持续,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油价波动加剧。
行业观察:2025年8-9月,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TDI、EVA等产品在光伏和出口需求带动下价格强势上涨;另一方面,炼化企业普遍面临油价波动带来的盈利压力。国际合作成为突出亮点,中东资本通过"资源换股权"方式加速布局中国炼化领域。行业在"反内卷"政策指引下正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向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领域转型升级,绿色化和数字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