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表

从隐匿到显现:肿瘤检测的临床突围

2025-09-20 09:10  浏览:262

从隐匿到显现:肿瘤检测的临床突围

癌症,作为全球健康的首要威胁之一,在中国的情况同样严峻,并且随着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全癌种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根据《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82.47万例[1]。肺癌在中国长期位居肿瘤中发病率和致死率的首位,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乳腺癌也紧随其后[2]

然而,癌症的早期症状往往隐蔽、模糊,易于和常见疾病混淆,半数以上癌症患者被诊断时可能已进入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干预时期[3]。对患者而言,这是沉重的代价;对社会而言,这也是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难题。

目前,临床常见的肿瘤检测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超声、侵入性检查、血液标志物检测等。

  • 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能识别1cm以上的肺部肿块,而低剂量CT虽然对早期肺癌筛查虽然较为敏感,但如果列为常规体检频繁筛查仍然存在剂量累积的风险,同时成本也较高,很难在基层推广普及。

  • 超声有灵敏度受限的问题,可能造成漏诊。

  • 侵入性检查如胃镜,不进行全麻检查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而如进行全麻不仅会增加患者成本,且需要配备麻醉师,基层医疗往往覆盖不足。而肠镜更需要患者提前服用泻药进行肠道准备,因此患者对于侵入性检查的依从性并不高。

  • 肿瘤标志物可以反映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不仅可以辅助诊断,而且可以监测治疗和进行预后评估,对治疗方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无创与便捷,提升检测依从性

无创与便捷,是肿瘤标志物区别于其他检测手段的优势。
只需要采集血液样本,就可以避免辐射暴露、内窥镜侵入性操作或组织活检带来的创伤与风险,而且无需特殊准备(如空腹或者肠道清洁),接受检测时间较短,部分医院支持患者在手机上读取报告,大为降低了检测的门槛,且费用较低,因此更为适合进行普及推广。

除此之外,肿瘤标志物检测不仅一份血样就可以覆盖广泛的癌种检测,并且对于一些常规检测难以覆盖的癌种,例如胰腺癌、卵巢癌等。在追踪评估治疗效果与复发预警方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与影像学互相配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助力临床医生调整肿瘤全程管理解决方案。

创新与突破,赋能临床精准诊断

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贝克曼库尔特走在前列。凭借深厚的体外诊断积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更全面、精准的检测方案。

贝克曼库尔特始终坚持以循证医学和权威指南为基础,持续完善检测思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应对多癌种诊疗需求。特别在相对高发的肺癌、胃癌,其他消化道癌、前列腺癌及妇科肿瘤等癌种,贝克曼库尔特都致力于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支持。

在检测质量上,贝克曼库尔特不断强化对潜在干扰因素的研究与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围绕实验室运行效率,我们也持续探索通过更丰富的菜单,更高的检测上限,帮助实验室减少腾挪稀释等重复操作,实现实验室的高效流程和精益管理。

作为全球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导者之一,贝克曼库尔特始终致力于推动先进诊断技术在中国的落地与普及。近年来,随着丹纳赫医学诊断平台中国研发制造基地的投入运营,公司加速实现了试剂的全面本土化生产,不仅大幅缩短了供应链周期,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稳定、快速的保障。
肿瘤防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站在90周年的重要节点,贝克曼库尔特将继续秉持“医疗探索不息,诊断一心一意”的使命初心,携手中国的医疗伙伴,共同应对肿瘤防治的挑战。我们将以更精准的检测技术、更完善的产品体系和更优质的本土服务,持续赋能客户和患者,为推动癌症全程管理贡献力量。


热门资讯

更多资讯图条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