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安徽天长)国际智能仪表线缆产业博览会《参展指南
2025-10-31
近期,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四川省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2025四川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新鲜出炉~
咱们仁寿县直接解锁“双惊喜” 汪洋镇和富加镇 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优势成功上榜 妥妥成了仁寿县镇域经济发展里的 “双子星”! 这两个小镇 到底藏着什么“发展密码”? 一起来瞧瞧~ 富加,自古就有“川南仁寿第一富庶之地”的美誉,其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末年。从最初的“潘家店”,到“傅家场”,再到道光十年正式定名为富加,这个小镇历经岁月变迁,始终保持着繁荣的商贸传统。 如今,富加镇成为仁寿县域副中心。在仁寿县奋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的背景下,富加镇作为该示范区的四基地之一,在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下深水、出实招。强力实施“天府粮仓”富加片区道路提升、产业环线沿线杆管线整治、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基地提升、社会化服务提升、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在金钟、河堰、桂树等7个村高标准建设富加镇“天府粮仓”丘区示范区,包含耕地面积2.6万亩,示范区核心区涉及耕地面积3000亩,重点打造水稻和油菜轮作、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柑橘和大豆套种、粮经立体种植(山上果树,山下良田)模式示范点。 建良田,有良机,用良技。 在位于仁寿县富加镇的四川洁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烘干车间里,自动化烘干设备高效运转,收获的粮食经过科学烘干处理后,水分含量和品质得到精准控制,为后续存储和销售提供了可靠保障。年处理5000吨的烘干体系,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解决晾晒难题。 △ 在仁寿县富加镇音堂村 优禾惠农业专业合作社 工作人员驾驶铲车转运烘干的粮食 2025年,富加镇还建成投用育秧中心。马力全开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够完成1200盘撒播或者800盘精量条播的任务。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种子出苗情况更为稳定,出苗率提高8%至20%。 △ 在仁寿县富加镇育秧基地 工作人员正在管理秧苗 高标准农田里的稻浪翻滚,育秧中心的机械轰鸣,烘干车间的高效运转,不仅夯实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更勾勒出丘区农业现代化的鲜活图景。 汪洋镇地处仁寿县东南部边缘,位于内江市威远县、乐山市井研县和自贡市荣县四市四县的交界地带,区位优势明显。蓉遵高速公路、国道213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连汪燕铁路横跨东西,让汪洋镇融入了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 航拍位于仁寿县汪洋镇的工业企业 近年来,汪洋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以“产城融合、粮经统筹,建成绿色发展转型示范片,争创全国经济百强镇”为主线,探索“一环两心三区”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环——城乡链接环。以汪洋场镇为中心,打破城乡界限,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环,缝合城乡界面。两心——工业核心、服务核心。结合场镇与工业园区现状,于城乡链接环上布局两处核心节点,依托核心带动全域发展。三区——特色产业发展区(油茶、竹、畜禽等特色产业),粮食种植核心区(粮、果、菜等产业)、文旅融合发展区(农业休闲观光及特色餐饮等),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片区发展格局。 △ 在仁寿县汪洋镇联系村的 卫智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茶油生产车间 工人在岗位上忙碌 值得一提的是,汪洋镇以“镇园合作”为支点,全力以赴推进建成新型装配式建筑基地,“十四五”以来,工业企业总数达83户,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户,年均规上工业入库税金总额稳定在亿元左右。 在工业园区内的四川山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立建筑”)装配车间,工人们绑扎钢筋,收整板面,一张张墙板、一块块梁柱等建筑构建在这里单独制作、养护转运。 △ 在仁寿县汪洋镇的 四川山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工人们正在忙碌 据了解,山立建筑是一家装配式PC构件生产企业,产品包括梁、柱、楼板、内外墙板等。相比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装配式构件把建筑工地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不需要现场抹灰砌墙,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同时,在工厂内采用标准化作业生产,减少了材料浪费,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良好的市场反馈,也进一步激励山立建筑不断调试优化产品配比。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山立建筑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以生产基地作为创新应用的基础,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在生产工艺和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逐步构建起覆盖建筑产业链的数字化系统,让“仁寿造”装配式建筑走向全国。 汪洋镇和富加镇 作为“2025四川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 不仅是自身发展的佼佼者 更是仁寿县镇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支撑 它们辐射带动周边乡镇 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 富加镇和汪洋镇还将继续砥砺前行 共绘乡镇发展美好蓝图 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